李维薇 农业部畜牧业司 副司长
进入新时代实施新战略,十九大对草原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近年来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整体仍较脆弱,处在不进则退的爬坡过坎阶段。草原生态安全仍是国家生态安全的薄弱环节,草原畜牧业仍是现代畜牧业建设中的短腿。深度贫困区、集中连片贫困区大部分都是草原区,产业扶贫的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草原的多功能性让我们一肩挑两担,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现代化伟业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发挥着重中之重的基础作用。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加快生态文明体系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布局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深入推动草原自然资源管控治理措施,实施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大工程。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形成人草畜和谐发展的新格局。需要重点从以下3个方面做好工作:
1. 深化草原改革,深度落实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建立健全草原管理机制,探索国有草原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推进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稳定和完善草原情报经营制度,规范草原经营权的流转。在重点牧区创建草畜平衡示范县,落实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协调启动实施草原资源清查排查专项,全面摸清草原资源家底。组织实施全国草原保护利用十三五规划,增进草原休养生息规划,落实草原资源的管控措施,促进草原的休养生息。
2. 强化依法治草、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修订工作,推进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立法进程,修改草原征占用审批办法的法规,夯实依法治草基础,建立基层草原监理机构,提升管控能力。加强草原基础数据采集和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提升草原信息化管理水平。
3. 推进牧区振兴,要在增效增绿上下功夫,以重大项目和政策为抓手,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草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牧区产业兴旺、生态和谐和生活富裕。落实完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强化政策实施的主导计划,开展绩效考核,研究提高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加强对牧区的政策性补贴。季度性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重大项目,扩大退耕还草的范围,集中治理退化沙化草原,保护修复草原生态系统,我们准备启动实施草原畜牧业的转型示范工程,加强牧区养殖基础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的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培养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构建新型产销合作模式,提升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
查看评论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