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粮改饲实施进展
来源: 点击:120 日期:2017-09-12 10:47     [ 字号: ]

薛世明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 德宏试验站站长

 

背景

区域范围及自然特点

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及西藏的东南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扩展,广义上还包括广西。

气候类型复杂,大部分区域为亚热带气候,温暖,雨、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900~2000毫米,年均气温10~15℃,无霜期长,雨热同期,适合牧草及饲料作物生长,生长迅速,产草量高,生长期长,一年可多次利用或多茬种植。

☆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陡峻,“七山一水二分田”,也是我国石漠化的重灾区;

☆ 耕地破碎,人均土地面积小,农业规模化经营难度大;

☆ 种植结构复杂,小而全,农田复种指数高,生产方式落后;

☆ 缺少实用小型的农机设备,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

☆ 外出务工人员多,现有农村劳动力缺乏;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理念、新技术能力差;

☆ 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贫困面广。

 

农业生产现状

玉米、小麦、大麦是西南5省除水稻外的主要作物。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7163.93万亩;小麦2812.76万亩;大麦182.21万亩,分别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2.5%、7.8%、27.2%。

粮食产量玉米2377.49万吨;小麦602.3万吨;大麦36.63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0.6%、4.6%和19.6%。

 

表1 西南区玉米、小麦、大麦种植面积

 

 

表2 西南区玉米、小麦、大麦产量、单产

粮改饲产业需求

传统理念的更新,粮食安全问题已不再是目前的突出而担忧的问题,饲料的安全问题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粮改饲”的推动,可以部分改变饲料原料格局,有助玉米库存的消化。

畜牧业是西南山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草地畜牧业是利用草山草坡的牧草资源和种植业生产的粮食、饲料、农副产品,饲喂以草食家畜(禽)为主的畜牧业。目前由于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受到了严重挑战,迫切需要调整种植结构,改变生产方式来解决牲畜饲草供给和环境保护问题。

畜牧业生产的需要

西南区牛羊存栏、生产情况

据统计,2015年牲畜存栏:牛2872.6万头,肉产量109.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6.6%、15.7%,云南省牛存栏已经位居全国首位。羊3622.6万只,肉产量52.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1.6%和11.9%。牛奶产量144.2万吨,占全国的3.8%。

牛的存栏量与产肉量存在较大的反差,肉牛的饲养生产水平比较落后。牛存栏占全国的26.6%,但牛肉产量仅占全国的11.6%。

 

规模化养殖的需求

随着国家对畜牧业的重视和市场对牛羊肉、奶的需求增加,调动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规模化的养殖大户、养殖合作社和养殖企业发展迅猛。各省相继产生了一批畜牧业龙头企业,如重庆恒都农业开发公司、云南听牧肉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农垦金光农场、贵州龙滩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规模养殖迫切需要稳定、充足、优质的饲草料供给。

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表 种植青贮玉米与其他作物的效益比较

“粮改饲”实施进展及配套技术

政策导向

2014年农业转型、产品结构调整——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央1号文件提出“草牧业”。国家在南方10个省区实施了“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计划项目”。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等饲草饲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2016年,国家在10省区启动了粮改饲试点。

2017年,扩展至17个省。

“粮改饲”是我国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出的一项新内容,为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技术支撑

初步确定了各省不同气候区的“粮改饲”主推品种。

以云南为例,在坝区力推的青贮玉米品种有曲辰9号、红单10号、胜玉5号等及紫花苜蓿WL525、三得利;多花黑麦草、燕麦、大麦等。

山地农田力推刈用高禾草品种王草、杂交狼尾草、甜高粱;山地开发刈牧兼用草地,力推纳罗克非洲狗尾草、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白三叶、鸭茅等,农田轮作种草的品种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楚雄南苜蓿。

集成了多项栽培技术

(1)青贮玉米种植技术

改变传统农作方式,调整种植密度,调控以促进营养生长的水肥条件;充分利用水热资源,调节种植品种,实施二季青贮玉米种植。

(2)多花黑麦草粮草轮作技术

多花黑麦草粮草轮作是西南地区普遍推广农闲田种草的一种轮作模式。在云南利用水稻收获前(干箱期)7~10天的时间,实施多花黑麦草的套种对即将进入旱季的牧草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年产量可增加60%以上。

(3)山地高禾草替代种植技术

山地种植条件差,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劳动力投入大,生产成本高。刈用型高禾草的导入,可以发挥高禾草多年生、抗旱、抗贫瘠、再生性强的特性,提高牧草的生产效率,提升土地的产值。

(4)青贮玉米、扁豆套种技术

藤本豆科与青贮玉米同穴种植,有利于藤本豆科的攀援生长及固氮效果及时发挥,提高饲草蛋白水平。

(5)青贮玉米与大麦、燕麦轮作技术

(6)林草间作种植技术

(7)山区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形成了多样化的牧草收贮技术

干草捆、大型裹包青贮、农户小型裹包青贮、窖贮、地面青贮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工作进展

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部署,各省区都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制定出台了各省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对遴选示范县的条件都做出了相应的规范,项目立项更加透明、科学、规范。

四川

从2017年开始,农业厅每年从省财政争取了1000万经费,用于10个县的粮改饲示范工作,每个县100万元经费,要求建设1000亩粮改饲示范区并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主要种植青贮玉米、黑麦草、燕麦、高丹草等饲料作物。

四川粮改饲的主要模式改玉米水稻为青贮玉米或高丹草,改小麦油菜为黑麦草或燕麦。

粮改饲主要种植模式:

全年饲草模式:青贮玉米+黑麦草、青贮玉米+高丹草+黑麦草、高丹草+燕麦。

冬季改饲草模式:水稻+黑麦草、水稻+燕麦、玉米+燕麦。

贵州

2016年全省粮改饲工作累计完成全株青贮玉米种植2.72万亩,制作全株玉米青贮7.37万吨,支付补助资金4890.6万元,带动农户增收3585万元,为推动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探索出有益经验。

国家“粮改饲”专项补助资金555万元,按照每亩补助185元的标准,补助到两家青贮玉米收储公司。

2017年,计划全省22个县实施,粮改饲面积28.3万亩,收储85.0万吨,申请国家专项补助5667.0万元。

云南

2016年两个粮改饲试点区、市建设青贮窖17.6万立方米,完成粮改饲面积8万亩,收储优质饲草料29.55万吨,补贴标准60元/吨。

在试点工作中,把“粮改饲”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措施,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养殖大户+农户”等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养殖大户与贫困户建立青贮玉米种收贮一体化利益共享机制。

沾益县对重点扶持企业,以其流转的土地为基础,实行了“五统一”的全方位服务,即统一种植(土地整治、种子、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加工制作、统一使用。扣除农技服务成本,每吨给予企业19.98元的收储补贴。带动了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农户种植,并对重点扶贫户给予了特殊扶持,成为了扶贫攻坚工作的亮点。

2017年,计划全省31个县实施,粮改饲面积48.7万亩,收储优质饲草料146.2万吨,省级财政安排资金1200万元。

广西

2016年,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2.47万亩(其中兴宾区1.35万亩、武宣县1.12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23.5%;收贮青贮饲草料总量6.56万吨(其中兴宾区3.61万吨、武宣县2.95万吨),完成计划任务的109.3%。

2017年试点县10个,粮改饲种植面积8.9万亩,其中:青贮玉米5.91万亩,牧草2.99万亩,青贮饲草料收贮26.7万吨,补助资金1780.00万元。

基本做法

实施思路

聚焦牛羊(奶牛)重点养殖区和玉米主产区,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把具有优质饲草料收贮、使用能力的规模养殖企业(合作社)、具有稳定饲草料供销订单的专业收贮企业(合作社)作为实施主体。以“调结构、转方式、保供给、增效益”为重点,充分利用专项资金,依托市场机制拉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农牧业结构,促进草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实施原则

(1)需求导向,以养定种。充分调动养殖场户收储、使用优质饲草料的积极性,激发市场需求,实现以畜定需、产销对接,合理确定粮改饲种植面积,确保生产的饲草料销得出、用得掉、效益好。确保“粮改饲”愿意改、能持续。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各地资源条件,尊重种养双方意愿,围绕品种选定、田间管理、收储加工、高效利用等环节,加强技术探索实践,务实有效推进“粮改饲”工作。

(3)种养结合,规模发展

把养殖场流转土地自种、向种植大户订单生产等种养紧密结合的生产组织方式作为优先发展方向,推动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协调推进规模种养,同步提升饲草料品质和种养效益。

(4)加强资金监管

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要以项目实施各环节廉政风险点控制为切入点,全程监管,确保财政资金效益和安全。

 

存在问题

❉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而把农业生产的重担落在了留守农村的老弱病残和妇孺身上,不仅使农业生产劳动力缺乏,而且降低了农业从业者的整体文化水平。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推广难度大。

❉ 种植技术缺乏科学规范

籽实生产到营养体生产的种植理念转变,在种植品种、栽培技术、病害防控等环节都需要科学规范的研究和实践。

❉ 企业与农民对青贮玉米质量需求存在矛盾

籽实与营养体生产的问题,企业希望获得籽实量大的玉米实施青贮,而推广生产的青贮玉米籽实所占比例较低,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指标和价格调控。

❉ 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

西南地区山高坡陡,使交通、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成本高,缺口大。过去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欠账过多,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

❉ 收购融资渠道不畅,青贮玉米集中收储占用流动资金量大,企业压力大,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

❉ 对“粮改饲”的认识较为片面狭隘

因势利导发挥优势,“粮改饲”不仅仅是青贮玉米,高禾草类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改变观念围绕产业需求,拓展调整种植结构。以高效种植为目的,才能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粮改饲”要吸纳农民传统种植方式,传统农业中的一些理念值得我们去思考,尤其是一些农民已经在生产中应用的粮草轮作模式。如:水稻与楚雄南苜蓿轮作、玉米与大麦轮作、水稻与多花黑麦草的轮作等。

因地而宜,创新自我供给机制。充分发挥坝区农田的优势,实施“粮改饲”;积极开发山区,建植优质的混播草地。发挥山地立体资源优势,实现坝区与山区的饲草料互补供给。

 

查看评论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标题: 姓名:
浏览排行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758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Template_ncgs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