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聚焦

影响牛奶尿素氮指标的诸种因素分析

作者:王志永、巴雅尔 浏览次数:北京事业部 日期:2016-12-23 15:25

     随着奶牛日粮蛋白质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评价奶牛日粮蛋白质体系的诸多指标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出来。牛奶尿素氮指标,不仅可以正确评价泌乳奶牛日粮蛋白体系中RDP与RUP的合理配置,同时,我们可以借助牛奶尿素氮指标,进一步评价和确定泌乳牛群繁殖效率、健康状态、以及泌乳奶牛日粮蛋白质利用的合理程度。
     鉴于上述理论,如何界定牛奶尿素氮指标的合理数值范围,明确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影响牛奶尿素氮指标的诸多因素,对于我们的牧场经济效益的管理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追溯牛奶尿素氮
     牛奶尿素氮衍生于血液尿素氮。在荷斯坦奶牛的牛奶中,牛奶尿素氮通常代表了牛奶总蛋白3.2%中的约0.19个百分点。牛奶尿素氮不含人类可应用的氨基酸。
     评价牛奶中尿素氮的合理数值范围,当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仅就笔者的实践和体会,简述自己对于牛奶尿素氮指标的有关看法。
     1、牛奶尿素氮的合理数值范围,是指每100毫升牛奶中,尿素氮的下限含量12毫克,尿素氮的上限含量为18毫克。
     每100毫升牛奶中的尿素氮低于12毫克,或者高于18毫克,都是不正常的。
     2、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泌乳牛日粮配方总体蛋白指标中,可降解蛋白(RDP)的比重过高时,当奶牛采食上述含有蛋白质的饲料后,部分的蛋白质在奶牛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其降解为氨。
     在奶牛瘤胃中,氨的浓度快速升高,氨在奶牛瘤胃脲酶的作用下,释放速度极快,如果瘤胃微生物不能捕捉到氨,并把它转化成微生物蛋白,则多余的氨就通过瘤胃壁,进入泌乳奶牛的血液。
     氨在血液中可提升血液的pH值,肝脏会将氨转换成血液尿素氮,并将其排出体外或在血液中循环。
     3、由于奶是血液中的营养合成的,如果血液尿素氮升高,那么,牛奶尿素氮也随之增高。
     4、如果牛奶尿素氮数值超过18毫克,则说明两项指标可能出现问题:
    一是表明泌乳牛群的日粮蛋白指标中,RDP的比重过高,由此造成饲料蛋白质的浪费。
    二是如果一个泌乳牛群中,持续的牛奶尿素氮超过18毫克,则应该检查牛群的繁育指标,是否因为奶牛血液尿素氮升高,造成牛奶尿素氮的升高,同时致使奶牛的子宫中氮沉积过高,从而造成子宫中的卵子或胚胎被大量杀灭,致使牛群的返情率升高。
如果牛奶尿素氮数值低于12毫克,则一是考虑瘤胃细菌的数量量可能减少,从而限制了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导致牛奶产量和乳蛋白产量降低。
      二要考虑泌乳牛的日粮总蛋白指标是否过低。
      三是要考虑即使泌乳牛的日粮蛋白总指标合理,是否蛋白质体系中RDP、RUP的数值配置不平衡。
     二、影响牛奶尿素氮的饲料、饲养因素
    1、泌乳牛的日粮中,日粮总粗蛋白水平过高,与此相对应的日粮干物质的单位能量浓度过低,由此形成奶牛的日粮出现能氮失衡,造成多余的氨被浪费。
    比如,初产牛日粮干物质,单位能量浓度低于1.6兆卡/公斤,高产牛日粮干物质蛋白单位能量浓度,低于1.7兆卡/公斤。
    初产牛的日粮干物质蛋白超过20%,高产牛日粮干物质蛋白超过18%,低产牛日粮干物质蛋白超过17.5%,都可能造成牛奶尿素氮超标。
    2、饲喂了过多的瘤胃降解蛋白和可溶性蛋白,或者两者都有。即使日粮的总蛋白只是正常的,也有可能造成牛奶尿素氮升高。
    3、如果奶牛发生了瘤胃酸中毒,瘤胃微生物随之减少,微生物蛋白也会降低,而氨则不能被瘤胃微生物扑捉,从而使大量的氨进入了血液,由此奶牛血液中的PH值升高,牛奶尿素氮也将相应升高。
     4、 饲喂了低的发酵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糖、 可消化纤维、或所有的三者)的日粮。也可能减少瘤胃生物生长或合成,使牛奶尿素氮数值升高。
    三、导致牛奶尿素氮值的变化的其他因素
   1、牧场总奶罐的牛奶尿素氮的平均值,可以准确反映出较为准确的牛奶尿素氮的变化趋势。
   2、不同生产阶段泌乳牛群的牛奶尿素氮,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泌乳牛群中,初产牛数量过大,隐形乳房炎奶牛的数量较多,牛奶中金黄色葡萄菌含量超标,泌乳牛群中蹄病的高发,同时,测定牛奶尿素氮值的手段,以及使用的测试仪器的差异,都可能导致牛奶尿素氮发生变化。
   3、由于泌乳牛群平均泌乳天数的变化,也可能造成牛奶尿素氮的数值出现变化,比如,当平均泌乳天数30天以下时,总体奶产量的牛奶尿素氮的群体平均值可能升高。
    当泌乳牛的平均泌乳天数150以上,200天以下时,牛奶尿素氮可能趋于13~16的稳定区间。
    当泌乳牛的平均泌乳天数270天后,牛奶尿素氮可能会处在13以下较低的区间。
    4、具有高体细胞的奶牛、患有乳房炎的奶牛、患有蹄病的泌乳牛,比如蹄疣、蹄叶炎,新产犊0~10天的初产奶牛,牛奶成分不正常的奶牛,都可能有异常的牛奶尿素氮值。
     四、过低的牛奶尿素氮值低于12毫克的因素
    1、当泌乳牛群牛奶乳蛋白超过3.4%以上,乳脂率低于3.6%以下,此时的蛋脂比会严重超过0.85,实际达到0.94以上,说明泌乳牛群已经出现大面积的隐形酸中毒,奶牛瘤胃中微生物大量减少。
因此奶牛瘤胃菌体蛋白的产量降低,泌乳牛所需的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大幅度降低。
     2、看日粮粗蛋白是否过低(例如低于15%),还是过高(超过20%)。
检查瘤胃降解蛋白即RDP(是否占粗蛋白的65%~70%),和过瘤胃蛋白即RUP(是否占粗蛋白的30%~35%)的数量或水平;
     3、检查瘤胃发酵淀粉的水平(日粮干物质的22%~26%)。
     4、比较真乳蛋白率和乳脂率的比率,就荷斯坦奶牛而言,乳真蛋白率和乳脂率的比率为82%。低牛奶尿素氮可能可能造成真乳蛋白率比乳脂率低于75%。
    5、评定泌乳牛粪便的一致性,低尿素氮值可能造成坚实的粪便,(粪便评分超过3.5),高尿素氮则直接造成较松软的粪便(粪便评分2.5以下),而正常的牛奶尿素氮值,其泌乳牛的粪便必然是自然成型,(粪便的评分3分)。
    五、牛奶尿素氮指标对牛群经济效益的影响
    1、当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泌乳奶牛日粮配方总体蛋白所设计的可降解蛋白(RDP)指标过低,奶牛瘤胃中氨的浓度降低,瘤胃中的有益菌群,由于得不到必要的氮源,又会造成奶牛瘤胃中有益菌群的数量的大量减少,从而限制了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这也必然限制牛奶产量,同时会造成牛奶尿素氮降低,最终影响牛奶产量的降低。
     2、可降解蛋白(RDP),过瘤胃蛋白(RUP)在奶牛日粮中,数量不足与过量,表现的基本特征:
RUP不足——降低奶产量;降低乳蛋白;影响繁殖。
RUP过量——增加血浆和牛奶尿素氮;增加日粮成本;影响奶产量;影响乳成分;影响微生物蛋白合成。
RDP饲喂不足——日粮消化率降低;降低采食量;降低微生物蛋白和VFA的合成;降低奶产量;影响奶牛繁殖。
RDP饲喂过程——增加血浆和牛奶尿素氮;增加尿氮N的排放;影响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影响产奶量;影响奶牛繁殖。
     3、从奶牛的繁殖机理分析,由于总体蛋白指标中,可降解蛋白(RDP)过高,必然造成奶牛的血液尿素氮升高,由于血液尿素氮的升高,必然造成奶牛子宫中尿素氮的沉积过量,从而使奶牛的胚胎死亡,以及奶牛在配种过程中的返情率升高。
最终造成奶牛的情期受胎率降低,整体牛群的繁殖率降低,企业的活资产增值率降低,上述三个降低,明显反映在泌乳牛的生产指标上,这就是泌乳牛的平均泌乳天数的升高。
      我们知道,奶牛养殖企业的牛奶平均单产高低,是和泌乳牛群的平均泌乳天数关系紧密,也就是说,奶牛企业的牛奶产量是基于这个企业的泌乳牛群平均泌乳天数的高低。
     一个奶牛养殖企业的平均泌乳天数的高低,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繁殖水平,而牛奶尿素氮的指标超过合理的数值范围,也会严重影响一个牧场的繁殖效率。

 

 

 

 


 

Copyright 2009 © 北京东方戴瑞乳业信息咨询 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时间国际大厦A座609室邮编 100028
电话:010-51288525 传真:010-58677505 Mail: holstein@21dairy.com 京ICP备09001231号-3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39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mengniu2020/mengniu2020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