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不少业内人士将其归咎于我国分散饲养占主体的奶牛饲养方式。事实真是如此?此时处在奶业转型期十字路口上的散户奶农何去何从?让我们一起听听专家的说法。 |
散养的奶并非就是不安全、质量差
对于中国奶牛的散养模式,我认为在未来的五年甚至十年里还是会存在的。因为这种模式的存在是与中国很多地方特定的社会...
多项政策扶持奶农发展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呼和浩特政府积极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奶农发展。
散养和规模化养殖将长期并存
从客观上说,我们要大力倡导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奶牛养殖,但也必须正视传统的农户散养与规模化养殖长期并存这...
规模化-社会服务很重要
以色列和中国的情况不一样,在以色列即使是很小的牛场,周围相关的组织和协会都会给牛场提供很多帮助。
散户奶农何去何从
李胜利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首席科学家
首先,对于中国奶牛的散养模式,我认为在未来的五年甚至十年里还是会存在的。因为这种模式的存在是与中国很多地方特定的社会背景相适应的,例如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现状及养牛的历史等。像新疆、西藏和云南大理有很多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养牛、养鱼是当地农民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例如大理白族地区主要是山地,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养奶牛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而且奶牛养殖业是当地的传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大理地区总共有6万头奶牛,3万户农户,平均每家养两头牛,而且90%以上都是手工挤奶,但是养奶牛的收入基本上是占农民年收入的60%以上。
奶牛养殖规模必须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地搞规模养殖,很多地方是没有相应的条件,很可能规模养殖后反而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散养模式是很有地方的特色的,在未来很长的时期内必然会存在。
第二,散养奶牛产的奶不一定就是质量不好、不安全的奶。关键还在于管理控制。像雀巢公司在双城的奶源大部分是散户奶农,但是牛奶的质量却是很有保证,原因在于雀巢公司的质量安全意识很强,多年来通过对奶农的培训和严格的管理,让奶农形成“绝对不交问题牛奶”的意识,奶农也很清楚万一交的问题奶被查出来,就会被罚款。
其次,散养向适度规模发展是必然的,因为存在规模效益,而且这次三聚氰氨事件促进了这个进程的发展。政府正在投入资金、提供支持政策,引导农民进小区,这也会加快这个进程,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例如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土地流转政策是非常有利于奶农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家庭养殖大户的产生。发达国家奶农也是从十几头逐渐发展成几十头牛的家庭牧场,家庭规模牧场是非常好的养殖模式,也是中国散养奶农的一个发展方向。
我国现阶段还是多种养殖模式并存。随着中国土地流转,比较大的牧场可能也会慢慢地发展起来。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都是没有养殖小区,基本上都是家庭牧场。养殖小区只是现阶段的一种过渡方式,中国奶业正在摸索适合自己的养殖模式,以后可能会有股份制、农民合作制等等多种模式出现。
三聚氰胺事件以后,消费者的信心受到影响,很多乳企的市场还没有恢复,奶农养殖的积极性和信心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我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经过三到六个月的恢复,大家还是要喝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程度提高,喝牛奶的人会越来越多。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奶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挫折,我们通过改善质量,市场引导,中国奶业还是会恢复正常。随着我国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发展和乳制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将越来越有保证。

另外,呼市政府还对全市的饲料进行全面抽查,保证饲料的质量安全。9月4日,呼和浩特政府还出台《生鲜奶质量安全管理试行办法》,实行“三盯”应急政策,对奶站的挤奶过程、鲜奶运输过程和运奶牛车派专人监控,保证原奶质量。

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致电:010-5128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