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鸭绿江边的宽甸满族自治县,曾经是抗美援朝志愿军渡江地;被誉为北方长寿之乡、鸭绿江畔的香格里拉;也是联合国环境开发署认定的世界六大无污染地区之一。中地种畜的自有牧场辽宁宽甸牧场就坐落与此,2002年10月,牧场从澳大利亚进口200头奶牛,2004年12月又从新西兰引进150头。牧场一直兼承“自繁自养”的原则,现如今已发展到1000头。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宽甸牧场始终坚持“细节决定成败”,不论是生产部门,还是后勤部门,从上到下都很注重细节化管理,并在2008年实现扭亏为盈,单产从最初的5吨多,发展到现在的8.2吨。为了保证任何时候生产都能正常运行,宽甸牧场还培养打造了一支核心团队。2012年11月底,荷斯坦记者来到辽宁宽甸牧场,走近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走进这里养牛人的生活。

鸭绿江畔的牧场

  人医到兽医 艰难人生历练

  2002年11月5号,学医出身的王佳奇来到宽甸牧场,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第一次接触奶牛,原以为兽医比人医简单的他甚至给牛打针都不会。从一名新人,成长为技术员,到技术主管,再到现在的场长,王佳奇一点一滴的摸索学习,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初来牧场时的那个冬天,有头牛感冒发烧,正巧兽医师傅回家休假,情急之下王佳奇打电话向师傅求助,在师傅的指导下给牛用药打针,之后和衣坐在牛跟前一直看到半夜,确保牛没事了才敢离开。之后,王佳奇向总公司申请到北京进行将近一年的兽医临床学习。在北京学习期间,为了能够全面学习到接产,除了洗澡,几乎三个多月穿着衣服睡觉,只为了能够在产牛高峰期生产时第一个到达产房,从头到尾参与并学习到师傅的接产过程。后来,他还报考了沈阳农大兽医专业,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

  2004年,宽甸牧场用上了TMR车,但是突然有一天司机提出不干了。那时候的王佳奇已是场里的技术主管,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他只有赶鸭子上架,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与月亮为伴练习开车,只为了第二天奶牛能如往常一样吃到新鲜营养的饲料。2008年1月1日王佳奇正式担任宽甸牧场场长一职。


  提倡细节化生产 发挥TMR的最大效用

  2004年,宽甸牧场购买了TMR搅拌车,奶牛采食量提高的同时,也给饲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王场长并不满足于此,他说:“TMR的宗旨是让奶牛吃进去每一口饲料的营养都是一样的,饲料切碎的长度,搅拌的均匀度,应该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根据牧场的实际情况来定,而不是一味的遵照课本上的理论数据。这就是使用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王场长说,这些先进的生产工具,它只是服务于生产,能不能真正使用好还在于自己。宽甸牧场每隔半个月就会更换一次TMR里面的刀片,并且将更换下的刀片进行打磨,同时留几套备用。更换刀片的过程需要半个小时,却极大地提高了TMR的使用方便性,饲料切得也更碎,做出的日粮质量更好。王场长介绍说,目前,宽甸牧场使用的是12立方的TMR搅拌车,如果超过15天不更换刀片,每天就要多支出50块钱的油费,有效的保养才能发挥搅拌车的最大作用。这也是宽甸牧场所提倡的细节化生产,在这一点上,宽甸牧场不论是繁殖、生产环节还是后勤环节,都很注重细节。


  粪污处理与青贮质量完美结合

  宽甸牧场周围约有一千到一千五百亩的土地种植玉米,这也成为了牧场优质玉米青贮的来源。宽甸牧场拥有的全株玉米青贮不但数量充足,质量在国内也算比较好的。对于玉米青贮而言,最主要就是干物质含量。宽甸地区玉米种植一年一茬,生产周期很长,玉米棒的长度都在25厘米左右,收割时玉米的籽实均按照收割的标准进行,干物质含量都能保证在30%左右。

  宽甸牧场并没有专门的粪污处理设备,只有一个两千立方的防雨防渗的堆积发酵厂,但宽甸牧场产出的牛粪却有着独特的循环处理途径。每年10月份到次年5月份,因为周边土地里没有种植农作物,这期间的牛粪就以成本价出售给农户,用于直接还田;每年5月份到次年10月份期间产出的牛粪就堆积在牧场的发酵厂中,等到10月份之后再由农户挖走。这样既有效地处理了粪污,还提供了玉米青贮生长所需的肥料,为青贮的质量提供了保证。


  利用河沙和玉米秸秆为奶牛防潮防寒

  每年7月到8月,宽甸有长达两个月的雨季,当湿度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奶牛最容易出现热应激。对于宽甸牧场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防潮。为了更好的应对雨季,减少雨季乳房炎的发病率,宽甸牧场不再为泌乳牛搭建运动场,而是全部采用卧床,利于当地的优质的河沙资源和玉米秸杆来提高卧床的舒适度。

  整个夏天,牧场每个月用于铺垫泌乳牛卧床的河沙费用就接近两万块钱,每天都安排专职人员对卧床进行平整、定期换沙。对于犊牛,牧场根据自身情况搭建了犊牛岛,离地面三十公分,再在卧床增加揉搓撕化后的干燥玉米秸秆,以解决地面潮湿的问题,防止湿度过大容易引起犊牛腹泻。

  宽甸四季分明,虽然冬天真正冷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气温超过零下二十度仍有一个月时间,牧场是如何做好牛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呢?牧场充分利用周边资源,购买八十块钱一吨的玉米秸秆,拿回来后揉搓、撕化,再铺到卧床上,如此一来,成本不会超过一百块钱。在铺沙的基础上加垫玉米秸杆,让整个卧床更柔软,更保暖,目前,宽甸牧场奶牛上床率达95%以上。


  预防乳房炎 不同情况不同应对

  乳房炎是很多牧场都面临的难题。目前虽有一些好的药物可以治疗,但仍以抗生素为主,即使是中药治疗,也只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2007年,宽甸牧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最高达20%以上,这很大程度上与当时落后的硬件环境有关。2008年,牧场先后建设了两栋新成母牛舍,改善牧场的硬件环境,并且加强了对挤奶人员的培训、管理,使得乳房炎发病率大幅降低,基本保持在4%~6%。

  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王场长还发现,乳房炎发病率与当地的气候有直接关系。每年七八月雨季时,乳房炎发病率高达10%左右。每当这时,王场长首先会改变挤奶时乳头的药浴浓度,不再像平常那样按1:6、1:4或1:3的比例来稀释,而是采用1:1比例或纯药浴液,同时在这段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卧床环境。其次,加强这两个月对挤奶人员的培训力度和监督力度,选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参与挤奶工作,保证药浴液按照合适的比例去配。

  冬季容易造成奶牛乳头冻裂、冻伤,也是乳房炎的高发季节,预防乳房炎首先要防止奶牛乳头冻伤。宽甸牧场一方面适当增加药浴液浓度,另一方面在药浴液里面增加甘油等成分,保护奶牛的乳房。到了冬天最冷的那几天,气温达零下二十多度,奶牛挤完奶药浴后回牛舍的路上,由于室内外温差太大,乳头上残留的水容易结冰致使乳头冻伤。宽甸牧场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细节,并及时做出调整,最冷的那几天,奶牛挤完奶后取消药浴,确保奶牛乳头上没有残余水后再把奶牛赶回牛舍,这样效果更好。

  此外,奶牛挤完奶后乳头口闭合仍需要一段时间,从挤奶厅回到牛舍立马躺卧,哪怕卧床再干净,乳头也会因为直接接触粪污或是其他东西而增加感染的机率。因此,宽甸牧场的挤奶组和饲喂组等各个部门配合的相当默契,挤奶结束之时,优质新鲜的饲料就已经投放到料槽里面,确保奶牛回到牛舍后三十到四十分钟都在进食或饮水,然后再卧床休息,这样大大降低了乳房炎的发病率。


  提高福利待遇 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牧场的发展离不开人,不仅要有优秀的管理者,更要有稳定的工人。宽甸牧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过用工荒、留不住人的尴尬境况。但是目前,宽甸牧场的一线工人平均工龄在四年以上,员工的平均年龄不超过四十岁。宽甸牧场是如何做到留住人的呢?

  谈到人员管理时王场长说。“自己先当老百姓,才能管好老百性”,他设身处地站在员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个人来到一个新企业时,最初几年很难与企业建立深厚的感情,他能否全身心为企业付出就看企业能否给予良好的福利待遇。”尤其是经历了2008年的用人荒之后,王场长更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留不留得住人,从根本上讲和牧场的管理有关。因此,王场长首先从提高员工工资做起,为员工交纳五险,宽甸牧场的福利待遇在当地地方企业中是最好的。

  除了基本的工资,长期以来,牧场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包括修路、安装电视电话、提供宽带上网、提高食堂伙食标准、保障员工宿舍供暖等等,让每一个员工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2005年,牧场安装了卫星电视;2006年,为了让员工用上网络,减少牧场生活的枯燥乏味,王场长前后跑了电信局二三十趟,一次次的沟通协调,终于在当时青椅山镇还没有电脑的情况下解决了员工的上网问题;2007年,政府出资修建门口的道路,改变了以往员工进城全靠走路的境况;2008年,牧场新盖了员工宿舍,并且铺了地热,架起了大锅炉,现在锅炉的供热面积达到四千平米,保证冬天宿舍的温度在19度左右;宽甸牧场食堂的标准在地方企业中也是比较高的。牧场每月拨一部分钱补贴给食堂,目的就是食堂采购回来的所有东西都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吃到工人嘴里去。王场长告诉记者:“福利待遇提上去了,五险交上了,伙食等其他生活环境也好了,大家就能看到前景,看到未来了,也愿意踏踏实实的在这儿干了。”


  打造核心团队 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对于技术人员的管理,宽甸牧场今年也着力下了大功夫,尤其是繁殖方面。牧场分批派技术人员到北京参加美国环球繁殖方面的培训,同时中地公司派有经验的技术专家到宽甸牧场进行指导、培训,制定出一套适应于牧场自身的繁殖操作规程,然后由技术人员按照操作规程对每一头牛开展繁殖工作。此外,牧场还会聘请有经验的繁殖人员长期驻场,一方面进行现场操作,另一方面帮助牧场培养新人。通过这些措施,宽甸牧场繁殖情况从2012年6月份有了很大的好转。

  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不至于因为人员流动导致生产陷入停滞。宽甸牧场特别用心去培养和打造自己的核心团队,除了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还要在其他岗位上轮岗学习,保证将其调配到全场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能胜任,以防人员短缺时,技术力量供应不足。王场长说:“我们要有一个核心力量,不管苦难再多,也不管他是生产环节的还是后勤部门的,核心团队的成员全场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会干,只有这样,我们的生产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此外,为了调动员工最大的积极性,宽甸牧场建立了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操作规程,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每年进行数次岗位培训;其次,牧场制定了一套严格、透明的绩效考核办法,让员工明白自己的技术达到什么样水平,就能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申请工资标准,由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如果达到了相应的水平,且具有良好的责任心,牧场就会给予相对应的待遇,这样很容易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激励员工全身心为牧场付出。

养牛生活

  王佳奇 对养牛从没感情到有感情 细节决定成败

  牛 龄 10年  属 相 猪  籍 贯 陕西  毕业院校 沈阳农大  专 业 畜牧兽医

  学 历 大专  业余爱好 旅游、上网  在牧场最爱做的事 培训年轻员工

  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环境改善,产量提高,效益提升

  最大的心愿 养出健康高产的奶牛  最想去的地方 西藏、云南、新疆

  养牛感悟

  有人没到牧场或刚从事养牛业就说很喜欢奶牛,对牧场生活充满感情,我却认为感情是在从事这一行后慢慢产生出来的。踏入这一行这么多年,对养牛从没有感情到有感情,包括对牛的感情、对人的感情和对企业的感情,这种从无到有的感情过程是我生活的重要部分。

  最近几年,中国的养牛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不管是生产工具,还是生产工艺、养殖技术,都是突飞猛进。对于我个人以及我们企业来讲,都需要不断学习。不仅要了解行业的信息,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真正适用于我们生产上的东西,学习并且掌握。

  养牛是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在以牛为本的前提下,养牛应该以盈利为目的。我们应转变思路,通过独立的财务核算,计算出每一年在一头牛身上的投入和产出,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方案,奶牛淘汰并非正常淘汰而是主动淘汰。

  细节决定成败,牧场工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适当提高投入,注重细节管理,养健康的牛,才会有高产出,牧场才会有更好的收益。

考察花絮

 2012我最牛

相亲相爱一家人

欢呼雀跃

黑白花门卫室

向全国养牛人问好

丰富的课余生活

切磋一下

牛场里长大的小“牛”人

幸福的四口之家

牛舍前留影

漫步牛场

球场上的飒爽英姿

欢迎远方的朋友来丹东

排排照

舒适的沙床

雪后的静谧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2171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Template_nc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