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无抗新技术防控奶牛子宫炎

2017-10-27 21:30 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访问量:534 [ 字号: ]
黄少军 博青生物
繁殖育种在现代大型奶牛场中的重要性可谓举足轻重,会直接影响到奶牛场的经济效益。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的50年里,虽然牧场牛奶单产水平呈大幅提高,但是奶牛的生产性能的和发情表现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现出发情症状不明显、不发情、受胎率低及胚胎死亡等,从而导致繁殖率下降。
近几年来,此状况并未有所改善。尽管我们牧场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奶牛不孕症的发病率仍呈增长趋势。
奶牛繁殖方面的问题表现
牛群繁殖率的降低主要表现为屡配不孕的奶牛增多,奶牛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症的发病率提高了。由于产后生殖机能恢复推迟,异常发情(安静发情、不排卵发情、排卵延迟)增多,导致情期受胎率大幅下降。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和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子宫炎发病率较以往有所增加,据调查,产后45天内奶牛子宫炎发病率平均高达到30%,子宫炎成为奶牛不孕的主要生殖疾病之一。卵泡囊肿发病率在泌乳中后期发病率也呈上升,子宫炎、卵泡囊肿若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奶牛不孕而淘汰。
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发病调查发现卵巢静止发病率呈大幅度上升,尤其在产后体况差及初产体重小的头胎牛表现更为普遍,使母牛产后不能及时配种,大大延长了首次配种前平均空怀天数,使产犊间隔延长。因此增加了母牛的饲养管理及配种费用,也减少了牧场产犊数,严重影响牧场经济效益。
 
产后及泌乳期疾病 影响奶牛繁殖率
提高繁殖率是高产牧场面临的当务之急,也是牧场生产效益提高的基础。为了共同提高繁殖育种的成绩,必须全面分析不孕发生的原因,依靠科技创新,站在全局的高度寻找解决方案。
影响奶牛繁殖效率的因素除了饲料营养、热应激、疫苗防疫等问题之外,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某些产后和泌乳期疾病严重阻碍了奶牛繁殖目标的及时实现,其中以奶牛子宫炎和子宫内膜炎最为常见。该病是造成奶牛屡配不孕的主要原因,占奶牛不孕症的70%左右,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大大降低了养殖效益。
产后子宫炎对牧场经济造成的负面表现为:
产后60日内,奶牛淘汰率较正常牛高4%~6%;产奶量降低;空怀天数增加16天,21日妊娠率较正常牛降低5%左右。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对产后4~6周母牛繁殖的影响达15%~20%,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对产后4~9周母牛繁殖的影响达30%~35%。
引起奶牛产后子宫炎、子宫内膜炎的因素,包括:
分娩异常
难产(包括阴道和外阴损伤)、流产、死产、早产、胎衣不下、双胎分娩、子宫脱出、阴道脱出、子宫复旧迟缓、头胎、胎儿过大、粗暴接产或助产、低血钙症、酮血症、子宫内在局部免疫功能损伤等分娩异常是造成产后子宫炎的主因。
感染因素
产栏卫生条件差、助产粗心大意、分娩期间手臂不消毒随意或反复进入产道,这些极易向子宫引入致病菌而导致发生产后子宫炎。
总之,发生于分娩过程和产后的任何异常,以及分娩环境和助产操作的不卫生,均有可能造成产后子宫炎。
国内外最新研究发现:造成奶牛产后子宫炎的根本原因是缘于免疫系统受损,经产奶牛难以受孕而被淘汰主要与难产而致子宫损伤有关,因为这种淘汰率基本与奶牛的难产率相符。初次分娩的头胎母牛,其子宫损伤发病率远高于经产奶牛。
按常理推论,只要不是老龄奶牛,产后60~100天内适时配种,再次受孕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如果不认真做好产后保健工作或产后保健工作不到位,毋庸置疑,将会有至少超过15%的经产牛由产后子宫炎转为慢性子宫内膜炎。那么,慢性子宫内膜炎为何又使原先繁殖功能正常的经产牛屡配不孕呢?
慢性子宫内膜炎存在的致病菌会阻止受精过程,杀死受精卵(胚胎)和阻止胚胎着床。
即使清除了致病菌,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环境也不利于胚胎植入和着床。
慢性子宫内膜炎会导致子宫内膜形成疤痕和输卵管粘连,使受精和着床过程难以顺利完成。
致病菌的内毒素和炎症产物细胞因子会进入外周循环而抑制丘脑下部促性腺释放激素的释放,故而使成熟卵泡无法排卵,而且致病菌的内毒素还会导致奶牛持久黄体。
因此,母牛子宫发生炎症久而不愈,生殖机能未完全恢复就多次输精,直接使精子、卵子受到毒害,危害受精卵发育,在生产中多表现为屡配不孕,母牛不能受胎或胚胎早期死亡、流产。严重者诱发母牛体内血清抗精子抗体滴度异常升高,造成母牛免疫障碍引起不孕。
 
奶牛子宫炎防控之误区
口服或注射抗生素
相关研究已经证实:系统给予抗菌素如四环素类药物治疗奶牛产后子宫炎效果较差,这是因为抗菌素在子宫各层组织不易达到有效抑菌或杀菌浓度,同时引起产后子宫炎的各种致病菌又极易对其产生抗药性。
子宫灌注抗生素
子宫灌注抗生素治疗奶牛子宫炎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奶牛产后子宫内的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会降低抗生素的有效作用,使抗菌素在恶露中很快失活,且难以进入子宫深层组织和生殖道其它部位,并不能消除子宫炎症。因为子宫内是无氧环境,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无法奏效。在产后灌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几乎无任何疗效,因为此时子宫内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其可产生β内酰胺酶来抑制上述两类药物的活性。
国外研究证明:子宫灌注碘溶液等消毒防腐剂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损伤被处理奶牛的生殖能力。
许多研究同样证实:子宫内灌注抗菌素会造成新的感染,或延滞子宫复旧,原因在于子宫内灌注抗菌素会抑制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四环素类药物如土霉素溶液和碘液消毒剂对子宫内膜均有非常强烈的刺激作用,对子宫是新的干扰,会造成子宫内膜凝固型坏死。
离体子宫肌试验证明:抗生素会抑制子宫肌的自主收缩,或抑制由催产素和前列腺素引起的子宫肌收缩。
有证据显示:使用临床常规的抗生素灌注子宫后,通常会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对胎衣不下的分离和排出只能是雪上加霜。
现代养殖场大量使用抗菌素、消炎药、化学消毒剂用于母牛乳房炎(泌乳期、干奶期)、子宫炎、肺炎等疾病的治疗;母牛产后、初生犊牛的“药物保健”;及奶牛挤奶前后长期使用碘液消毒剂的药浴液。不但没有有效防控子宫炎、乳房炎等疾病的多发,反而降低了奶牛的机体免疫力,伤害了母畜的繁殖器官健康。并且药物会在奶牛体内和牛奶中残留而导致“有抗奶”、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出现。
更为重要的是,只要用了抗生素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都会抑制有益菌生长,扰乱生态平衡,改变了体内微环境,致病菌就可能大量繁殖,最终导致局部的阴道炎、子宫炎发病率增高。所以,现代牧场不合理的大量使用抗菌素类药物是奶牛繁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理想的奶牛子宫炎防控药物-生物杀菌修复剂
综合考虑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细菌耐药、药物毒副作用等各种因素,现在牧场兽医不能再继续使用抗生素和化学消毒剂来防控奶牛子宫炎。但子宫炎等疾病给牧场造成越来越大的损失,成为困绕当前奶牛业发展的重大难题。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急需安全、高效的生物抗感染制剂来应对疾病威胁和耐药危机。
中国的科学家们历时25载,全球首家研制成功新型生物酶抗菌药物-莱索菲。主要成分为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世界首创的生物杀菌剂,国家一类新兽药,拥有全球专利70余项,国家重点新产品。
莱索菲与抗菌药和化学消毒剂相比,抗菌谱广、无耐药性、无残留、无刺激性,安全绿色环保、对环境友好。是解决牧场奶牛子宫炎和乳房炎问题的革命性产品。作为国家唯一批准用于奶牛子宫炎治疗的生物药,莱索菲是目前杀菌效力最强的广谱杀菌剂,能够高效杀灭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霉菌、真菌。能够瞬间撕裂细菌细胞壁,30s的杀菌率达到99.99%以上。
莱索菲是含有锌离子的金属蛋白酶,能够促进奶牛异常分娩造成的子宫创面和阴道损伤快速愈合,深度修复组织细胞,使上皮生长速度提高1倍,而且无结痂和疤痕,让子宫迅速恢复其正常生理机能,提高受精卵着床的成功率。
莱索菲是由246个氨基酸构成的抗菌蛋白,药物作用后分解代谢为天然氨基酸和水。所以,根本不存在抗生素残留的风险问题,使用莱索菲无需弃奶。
更神奇的是,生物杀菌剂莱索菲并不会影响酸奶的发酵成型。
1992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经认定溶菌酶在食品中应用是安全的。并且作为天然的食品防腐剂,还可以添入乳粉中,使牛乳人乳化,以抑制肠道中腐败微生物的生存,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的增殖。
试验证实,莱索菲是现代牧场防控奶牛子宫炎的理想药物,安全高效,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抗菌素和化学消毒剂。
牧场应用莱索菲可以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增强子宫收缩和加速子宫血流量,促进恶露排出,加快子宫复旧速度;
◆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的再生,修复受损组织,避免子宫内膜形成疤痕;
◆激活子宫内在免疫机制,提高子宫局部防御能力;
◆杀灭子宫内致病菌,即时保护子宫,建立子宫无菌环境和阴道微生态平衡。
莱索菲符合养殖业“无药保健”的市场需求,革命性的解决了困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抗生素耐药、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系列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奶牛健康,提升奶牛繁殖率,提高牛奶品质,将给牧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莱索菲为代表的生物科技将成功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畜牧业的未来。
 
昆山博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昆山市玉山镇环庆路2199号,215316
电邮 info@chinabiogreen.com
服务专线 4000831865
网址 www.chinabiogreen.com
微信公号  i奶牛
 
 
本文链接:http://www.dairyfarmer.com.cn/kxyn_jbfz/2017-10-27/214816.chtml
转载请保留:本站文章未注明来源和作者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均属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站所有,转载请保留链接,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1279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cattle_science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