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荷斯坦牛(黑白花牛)品种培育简史

2015-08-05 08:15 访问量:4817 [ 字号: ]

  最初育种组织 目标与实施 你了解么?

 

  20世纪60年代初,在北京、上海先后出现的奶牛场间交流种牛选种技术,交换使用种公牛、试行人工授精技术等合作形式,初现了一种联合育种的组织形式,对牛群遗传改良起到积极作用。但这种组织形式是自发的,涉及范围很小,且合作组织的机制和功能也不健全。根据奶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奶牛遗传改良需要建立全国性或较大范围地域性的育种组织。

 

  1961年成立了最早的奶牛育种组织

 

  中国最早的奶牛育种组织出现在北京,1961年在北京市国营农场管理局主持下,成立了“北京市国营农场奶牛育种小组”,由参与奶牛生产和品种改良的农场领导干部、技术人员、老工人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专家组成,这一地方性奶牛育种组织与国营管理体制相互配合,首先对全市奶牛群进行普查和整群,建立和健全了牛场谱系资料,编制了奶牛现场品质鉴定指导书,制定了统一的系谱和各种育种记录表格、开展牛只个体登记、产奶记录等各种育种记录制度。为了推行新品种培育,对不同代次的改良牛进行横交试验,制定了“自群选育为主,杂交改良为辅”的育种方针,1957年,上海市牛奶公司拟定以“乳牛良种登记”为主要手段,带动牛群改良的良种化进程,通过清查系谱、核算生产性能、建立技术档案,同时培训出一批土洋结合、具有奶牛外貌鉴定技能的育种技术员。1973 年成立“上海牛奶公司育种领导小组”,重新修订上海市牛奶公司良种登记标准,确定核心群育种策略。各地国营农场局也相继建立类似功能的育种组织,并与教学科研单位的专家合作,编写了一批诸如《乳牛鉴定办法》、《奶牛育种资料记录方法》等奶牛育种技术规程。这一时期农业部在北京、上海等地组织了多次奶牛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研讨班,部署各地进行体质外形、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调查。一些省区也着手制订黑白花牛地方性标准,并组建本地区的奶牛核心群。

 

  最初育种工作首要任务之群体调查

 

  群体调查是最初育种组织进行的首要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苏联的育种经验,分别制订了北京和上海的地方性《黑白花牛鉴定标准》,在这些标准中体现了中国黑白花牛品种的最初育种目标。1962年北京市国营农场奶牛育种小组对当时的北京黑白花牛的体质外形、生产性能及生长发育进行了普查。从中选出的1039头牛,按当时北京黑白花牛鉴定标准,一等牛639头,特等牛279头;其中高产牛69头。平均产奶最为5079千克,这一生产性能高于当时苏联的水平,且不低于世界其他奶用品种的性能。1963年北京市国营农场奶牛育种小组对北黑白花牛群中不同来源种公牛的杂交效果进行了比较,认为荷系荷斯坦种公牛(俗称小荷兰)的杂种后代,乳成分改进程度优于产奶量改进程度,体尺略小,但尻部和乳房结构有明显改进,比较适合北京地区的养殖条件。1964年编写的《北京黑白花奶牛育种资料汇编(第一集)公布了“北京黑白花牛鉴定图谱”,详细规范了包括整体观察和鉴定、外貌部位的观察与鉴定,以及种公牛鉴定在内的“种牛鉴定的方法”;1965年,北京市国营农场奶牛育种小组应用部分种公牛后裔的生产记录,采用国外当时使用的简单算法,进行了种公牛育种值估计。事实上,这是中国奶牛育种史上首次进行的种公牛遗传评定工作。

 

  参照苏联 制定奶牛登记标准

 

  1957年上海市牛奶公司成立伊始就着手在牛群中清查系谱、外貌鉴定、核算生产性能,建立技术档案,并参照苏联的一套办法,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上海良种奶牛登记标准》,初步开始良种母牛鉴定登记工作。经鉴定,在全市5767头成母牛中,有522头符合良种标准,179头种公牛中,有18头符合良种标准占10.06%。

 

  良种群体公、母牛的鉴定和选择,标志着中国奶牛育种由杂交改良阶段开始逐渐进入横交固定阶段。

 

  集中饲养&分散饲养 显示出其优越性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奶牛群相对集中的地区 ,尤其是大城市郊区国营牛场开始实行种公牛集中饲养和使用,虽然与其后的人工授精公牛站建制相比,当时公牛遗传种质传播的范国仍十分有限,但与之前的分散饲养相比,已经显示出其优越性。1957年北京市最早的种公牛站在南郊农场建立。开始对种公牛以农场为单位进行集中管理,提高了公牛的使用效率。公牛站成立以前(1953~1956年),每头公牛年平均仅承担52.9头母牛的配种任务。公牛集中管理后,平均每头承担162头母牛配种。到1965年实施了鲜精人工授精技术,每头公牛平均配种母牛达336头,种公牛在全群中的比例,由1953年的1.5%下降到1965年的0.25%。公牛集中使用后,促进了种公牛选育强度的提高,1962年北京市试行依据后裔性能分析并结合其自身鉴定的综合评定法选择种公牛。

 

  1965年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奶业高峰期

 

  继北京南郊农场建立了种公牛站后,种公牛集中管理措施在各地迅速推广,提高了公牛培育和选种的科学性。例如,1956年上海成立牛奶公司后,整顿工作首先针对公牛,全市公私合营时所使用的公牛200余头,通过性能记录分析和现场鉴定,淘汰其中50%体型外貌不符合要求、血缘不明或近亲的公牛;1959年又依据亲代泌乳性能等系谱资料,从103头公牛中选留69头;1963年再依据公牛后裔生产性能分析结果,选留其中43头作为种公牛;到1965年,按不同血缘建立10个系和2个副系,并建立8个种公牛集中管理的公牛站。

 

  通过公牛集中管理和利用后裔及半同胞性能分析结果选留优秀种公牛(包括引进纯种牛后代和杂交公牛),使得全国黑白花公牛遗传水平明显提高,1965年以后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奶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人工授精的出现与使用

 

  中国奶牛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原农垦部所属北京双桥牛队、北京市南苑畜牧场(南郊农场前身)德茂牛场,开始试用人工授精配种制度。1958年上海已全面推广人工授精配种技术。与此同时,科技工作者又开始研究精液冷冻技术,并于1958年应用干冰(-78.0°C)为冷源试制牛冷冻精液成功;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和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相继研制成功“安瓿”分装牛冷冻精液;1963年北京北郊农场用干冰研制颗粒冻精成功;1965年农垦部从荷兰引进液氮发生器(型号PLN106),并在北京北郊农场使用液氮(-196.0°C)为冷源制作和保存冷冻精液获得成功。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后,采取公牛统一管理的措施,提高了公牛选择强度,促进了黑白花牛群中高代次杂种牛的横交固定,使牛群的整齐度、生产性能和遗传水平普遍提高。 (未完待续,本文选摘自《中国奶业史》刘成果主编。)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1157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cattle_culture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