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之路崎岖,黑龙江省奶牛养殖在风浪中前行

2019-02-23 17:38 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访问量:611 [ 字号: ]
新中国长达20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设实践,为奶业发展夯实了基础。这一时期,社会经历了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经济建设大起大落。这对奶业同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损害,黑龙江奶业在此大背景下同样是一波三折。
娃娃长高要喝奶,奶牛养殖主抓“五字”方针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在“共产风”的影响下,从城市到农村,个体饲养奶牛一律收归集体或国营牧场饲养。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一个“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这是粮食供应极度匮乏的非常时期,奶牛的饲粮已经成为奶业发展一道棘手的难题。
农村社员对奶牛饲养管理简单粗放,留料少,有的无牛舍,造成奶牛营养不良,奶产量下降,乳品厂原料奶和市场鲜奶供应短缺,人民生活需要的鲜奶供应无法保障。1958年毛泽东主席收到人民乳品短缺的来信后,批示有着“延安大生产”经验的开国将领、时任国家农垦部长的王震将军,将发展奶业生产的政治任务交给他。王震将军逢人便讲毛主席说:“要使我国人民健康,娃娃们长高一寸,只吃大米和苞谷是不行的,就要多喝牛奶,我国要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
黑龙江省各个地方在此大背景下顺应时代的潮流,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制定政策、调整结构、加强管理,加快了奶牛饲养的步伐。省政府还规定改供应精料为以奶换料,国营、集体每1.5公斤鲜奶换0.5公斤料,个体户2公斤鲜奶换0.5公斤料,解决了奶牛精料问题。各地区还积极开辟饲料来源,利用退土还林种植饲料,种植青贮苞谷和块根饲料。秋后,还把农业苞米瓤子、甜菜叶子等农副产品通过加工调剂或者用来制酒造成酒糟喂牛等。还大量采集菜籽和青稞,积极储备奶牛过冬粮食。
解放前,在个人分户饲养到集体饲养的较长时间里,奶牛日粮品种以干草、豆饼、麦麸和玉米面为主。解放后,奶牛日粮品种由单一品种向多样化发展,精、粗、青饲料日配给量逐渐趋于合理。饲料生产主抓“种、贮、代、育、综”五个字,建饲料基地,种植饲料作物,干贮草籽、羊草等。安达县饲料加工厂还生产了“泌乳一号”和混合饲料,“泌乳一号”配方:豆饼45%,玉米面40%,麦麸13%,微量元素2%。
大力兴办农牧场,奶牛头数快速增加
1960年12月,省内各地根据党中央纠正“一平二调”处理退赔问题的政策,将平调个人的部分奶牛退还给社员,数量上只允许养1~2头。轻工业部门和乳品企业于1961年办起了农牧场,共养奶牛794头。安达、一面坡乳品厂首先试办奶源基地各1处,共养奶牛250头。1962年,省人民委员会提出各县都办一个种畜场的要求,全省兴办起来种牧场和畜牧场共141处其中经两次整顿保留下来的种奶牛场、奶牛场7处。
在中共中央提出“调整、现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后,放宽了奶牛饲养政策,重申允许个体饲养奶牛。为便于牧业生产,扩大经营,减少开支,逐步择地选场将场舍搬迁到草原上,牧场也由县城内搬至农村。奶牛合作化,从城镇发展到牧场,又从牧场普及到生产队,个体养牛户也积极要求实行合作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各国营牧场和一些养奶牛社队也都相应地加强了奶牛饲养管理和防疫消病等工作,使全省奶牛头数有较快速度的增加,1962年底全省奶牛存栏数发展到6万头,比1958年增长71.4%。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中国奶业体制基本实现了以国营为主、集体为辅的社会主义改造目标。农村人民公社还发展集体养奶牛业,实行多种经营方式,每个公社还成立了小型的手工乳品厂。随着奶牛业的发展,黑龙江省安达县也逐渐成为全国第一批奶牛养殖基地,被誉为“牛城”。
 
“文革”10年——放手复收回,奶牛存栏数量停滞不前
1963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初期,视私人奶牛为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又把部分个体饲养的奶牛收归集体饲养。由于以奶换料政策大部分地区未落实,养奶牛生产队自己又无力解决饲料,部分社队出现改役牛、卖奶牛的现象,1964年全省奶牛存栏数比上一年减少3000头。1965年降至5万头。
1966年,新中国的经济经过17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民族资产阶级已经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国营企业已成为民族经济的主导,个体经济几乎完全消失。但是,“文化大革命"把中央集权的高度计划经济推向极致,完全忽视市场的调节因素,社会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缓慢。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个人养奶牛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所养的奶牛第三次全部归国营和集体牧场经营。由于一些场、队的领导班子瘫痪,劳动生产组织和规章制度全部被打乱,人员劳动纪律松弛,对奶牛饲养管理不善,造成一些奶牛瘦弱,产奶量下降。更为甚者使母牛空怀、不产奶乃至瘦弱死亡。
“文化大革命”10年,东北全省奶牛存栏数量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到1972年,全省奶牛存栏数只剩3.9万头,比1963年减少2.1万头,下降了35%。全省再度出现乳品工业原料短缺,城市鲜奶供应不足的紧张局面。这种状况引起各级领导重视,于是又抓紧了奶牛生产的整顿工作,恢复实行以奶换料的办法。70年代中期,一些国营农牧场进一步扩大青贮玉米和甜菜种植面积,同时国营和集体奶牛场加强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奶牛生产又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1977年,全省奶牛存栏数达到6.1万头,比1972年增加56.4%。
这期间,奶牛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5个:一是个体养奶牛户对政策不托底,影响饲养奶牛的积极性。部分地区奶牛头数逐年减少,或升降徘徊。据统计,1970年奶牛头数比1969年下降了4.7%。二是“文革”期间机构被砸烂,管理受冲击,饲养不精心,繁殖率下降。省内各国营牧场杂交乱配。齐齐哈尔建华牧场,因种牛不足、配种不及时等原因,1970年,231头成母牛产犊165头,繁殖率较正常年份下降20%以上。这个时期大部分市县优良种公牛少,奶牛本交配种仍被普遍采用,近亲交配,或用役牛、黄牛配种也广泛存在,奶牛品种退化现象比较严重。三是“以奶换料”不兑现,奶牛饲料供应不足。由于饲料供应不足,奶牛体质减弱,产奶量明显下降。四是饲料涨价,奶牛和鲜奶价格下降,养奶牛赔钱。当时,喂养奶牛的豆饼、麦麸和羊草主要饲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每头成母牛的全年饲养费用由500元左右增加到900元,奶牛价格却由2000元降低到700多元,饲养奶牛普遍赔钱,严重影响发展奶牛的积极性。五是部分地区毁草开荒,草原面积逐年减少,导致大群放牧失去了自然草场的资源条件。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级政府机构被剥削甚至剥夺了行政权力,国家处于半瘫痪状态。国营奶业受到了自上而下的直接破坏,个体奶牛养殖户几乎全部消失。“文革”中期,国家的政治生活趋于平稳,奶业生产开始复苏。而“文革”后期,由于国家产业政策、政治运动的影响,奶牛场和奶粉厂管理和运营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奶牛生产下滑,奶牛存栏减少。直到1977年“文革”结束后的第一年,奶牛生产才处于恢复时期。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1135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cattle_culture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