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枣强奶牛大户建标准牧场见“光明”

2018-03-16      衡水新闻网-衡水晚报   访问量:533 [ 字号: ]
在河北省枣强县马屯镇刘仓口村,有一个茂源养殖场,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是200多头奶牛成长的乐园。近日,记者在这里看到,一群群戴有黄色标牌的奶牛正惬意地晒着太阳,有的在吃草、喝水,有的在悠闲地踱步,还有的在休息……场长邸新仓介绍,这里的每头奶牛每年还有“暑假”,而且每天生活都很“滋润”,耳朵上的标签是属于它们各自的小档案……
1999年带头发展奶牛养殖,到成为光明乳业德州有限公司的供应商,邸新仓19年如一日,几经磨难,执着奋进,终于迎来养殖业的春天,并带动了当地奶牛养殖业的蓬勃发展。追梦路上,创造并迎接又一个事业的春天。
“召之即来”
从门外汉成行家里手
1999年,枣强县号召贫困户养殖奶牛脱贫致富,可是贫困户一无资金,二没经验,又没“胆儿”,大都感觉无从下手。当时,一名政府干部找到邸新仓说:“你头脑灵活,又年富力强,能不能带个头?”从未搞过奶牛养殖的邸新仓,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从此,“带领大家共奔富路”成为他心中的梦想和追求的目标。
当时养牛都采取每户自己饲养的方式,邸新仓建了小型牛舍,购买了100多头奶牛,也成为全县最早养殖奶牛的创业者。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十几个贫困户也在政府支持下买来奶牛,开始了创富路。
万事开头难。由于对奶牛购买、饲养等一窍不通,加之防疫做得不到位,时间不长,邸新仓养的牛病的病、死的死,一家人由欢天喜地变成了面面相觑。邸新仓却不气馁,对所有养殖户说:“这不过是刚开头,咱没经验,以后多跟能耐人学,我就不信养不好奶牛!”认识邸新仓的人都知道,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不但做事踏实,而且还有一股不服输的犟劲儿。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边不断地学习、参加培训,一边大胆摸索,很快掌握了饲养奶牛的方法,并开始指导其他养殖户一步步走上正规。
“凡是与奶牛相关的事,都牵扯着他的神经。很多活儿,他除了要亲力亲为外,还都要亲眼看着干。”邸新仓的爱人回忆。除了要学习如何养好奶牛外,还要静下心、埋下头干苦力活儿。最初,拉草、饲喂、调配营养……这些活儿都是邸新仓自己干。他每天早上5时开始工作,一直忙活到晚上9时多,没有准点吃饭的时间,也没有节假日,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些奶牛身上。“两年后,我们才开始盈利。”两年的时间,一分钱没有挣过,还随时有赔钱的风险,可是邸新仓硬是咬着牙带着众人坚持了下来。
结缘“光明”
整合资源统一饲养
2006年,市场上鲜奶货源供应十分紧张。这一年,光明乳业德州有限公司派人找到了邸新仓,想和他签订供奶合同。自己的奶牛被大型乳业公司认可,邸新仓高兴之余对乳业市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一个想法开始在他心中酝酿,那就是--扩建养殖场。
“虽然是一年签一次合同,但只要我们养的奶牛不出问题,就会一直签下去,也算是长期合同了。”邸新仓同光明乳业德州有限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后,养殖户的利益得到了保证,没有了后顾之忧。可另一方面,考虑到乳业公司对鲜奶的要求十分严格,邸新仓更加兢兢业业,悉心料理,并采取了“三统一”的方式,即统一防疫、统一购料、统一销售,以此让自己的鲜奶在光明集团站稳了脚跟。
“要想奶牛产的奶好,不但得防疫,还得给奶牛吃得好、住得好。2006年起,我们开始给奶牛改喂玉米全株和美国进口的苜蓿。”在邸新仓的养殖场,记者看到了从美国漂洋过海运回来的苜蓿。“现在我自己种了300多亩玉米,每年还要从村民那里收2000亩玉米。”邸新仓种的玉米和收来的玉米都是无公害的,牛粪上到地里,种出来的玉米再喂给牛,牛粪不会产生污染,还能给牛吃上无公害的玉米,产出来的鲜奶质量自然也高……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生态养殖模式。
结缘“光明”,为邸新仓开拓事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原有规模已满足不了需求,他需要一个更大的空间。2008年,国家调整鲜奶销售政策,那个在邸新仓心中酝酿已久的想法“破土而出”--整合资源,扩建养牛场,统一饲养奶牛。“又引进了100多头牛,把牛舍扩建到了以前的4倍,并装上了冷风设备,四周的挡板还可以自动收放。”邸新仓说,这一年,他结束了每户饲养自家购买奶牛的方式,吸纳村里散户入股,将散养的牛集中到养殖场统一饲养,严格流程,所产鲜奶检验合格后全部供应给光明乳业德州有限公司。
克服困难
向标准化牧场转型
就在邸新仓扩建养殖场准备大干一场时,一场严峻的考验也突然而至。2008年,鲜奶价格突降,养殖奶牛不但不再挣钱,还有赔钱的风险。看到这一情况,村里的养殖户不由分说退了股,邸新仓的许多亲友也纷纷劝他:“养殖奶牛这条路恐怕是行不通了,赶紧转行吧!
“不转,这条路还有大前途!”面对亲友“转行”的劝说,邸新仓坚定地说。突如其来的挫折和艰辛,并没有阻挡住他前行的脚步,反而让他心中的梦想更加炽热和坚定。“1999年我答应政府带领贫困户养殖奶牛脱贫致富,就得一直走下去,绝不轻言放弃!”他开始结合奶牛养殖现状,思考如何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将产业做大做强。
这一年,国内许多养牛场纷纷倒闭关停,邸新仓却又一次咬着牙坚持了下来。经过一次次市场考察,他又有了大举措--将原有养殖场向标准化牧场转型,对所养奶牛实行分群管理。他把养殖场分块组建成了“幼儿园”“学前班”“成年班”“婚配班”以及“产奶班”,奶牛们也按照年龄住进了相应的牛舍。“每一个‘班级’的饲养方式都不一样,而‘产奶班’的奶牛每年都有两个月的休息期,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奶牛们成长。”
通过改变管理方式,牛奶的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邸新仓给记者展示了鲜奶检验后的数据,各项指标都优于国家标准。
“不仅如此,我们的每头奶牛还都建有耳朵档案。”记者看到,每头奶牛的耳朵上都有一个黄色标签,上面记载着这头奶牛的品种、父母的品种、喂养情况及生长状况等内容。凭借优质的鲜奶奶源,邸新仓成功渡过了2008年的鲜奶价格危机。
执着践诺
带领大家共奔富路
2008年至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了,邸新仓的茂源养殖场每年都有新发展,每年都会上一个新台阶。而随着牧场的不断壮大,他又有了新想法:“近年来,我们已经有了完善的养殖流程。所以,我很希望能够再次扶持贫困户养殖奶牛,带领大家共奔富路。”
19年来,邸新仓的茂源养殖场做得风生水起,刘仓口村民也从中获益,种植的玉米不愁销路,都被邸新仓收购,附加值增高,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多。如今,在他的带动下,有许多农民自愿加入了养殖奶牛的行列。邸新仓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方面是越来越高的行业标准,另一方面是想带领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他还让自己的儿子学业有成后回来养牛,如今已成为他的好帮手和牧场的好管家。
这些年来,邸新仓和他的茂源养殖场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可他从不炫耀。他说,不管昨天的成绩多么耀眼,毕竟已成为过往。今后,将继续坚持绿色生态养殖和现代管理理念,让更多的人靠养殖奶牛致富,让更多的人喝上放心的好牛奶!衡水新闻网-衡水晚报记者李硕芳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2530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news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