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畜牧业发展成就斐然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畜牧业生产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发展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畜牧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方式向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养殖快速转变。畜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显著增强,业已发展成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撑点。

    一.畜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7.2%,在农村经济领域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生产部门。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持续不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和保护政策,畜牧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并逐步转向了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建国60年来山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成就了畜牧业生产的历史性跨越,使畜牧业成为了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纵观60年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六个阶段:

    (一)快速起步阶段(1950年-1957年)

    这一阶段的畜牧业生产,基本上是沿袭传统的自然经济方式,缺乏商品生产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附于农业办牧业。这一阶段山西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在实现耕者有其田,养者有其畜的情况下,加上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养管理技术开始得到推广应用,注重推广农民群众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有效地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为主的大牲畜存栏快速增长。到1957年,全省大牲畜存栏达到203.7万头(其中:牛114.5万头、马11.2万头、驴61.8万头、骡16.0万头),比1949年增长55.5%;生猪存栏190.8万头,羊存栏626.9万只,分别比1949年增长4.3倍和1.4倍;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3.1万吨、禽蛋产量2.0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2倍和28.9倍;畜牧业产值达到17588万元,比1949年增长1.7倍,占农业总产值的11.4%,较1949年提升了2.3个百分点。

    (二)调整发展阶段(1958年-1965年)

    在这一阶段里,农村建立了人民公社制度,大牲畜和大部分猪羊由农民个人所有转归为集体所有。期间又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出现了暂时困难,畜牧业生产一度出现下降局面。1962年,除了羊群和骡马存栏比1957年略增外,大牲畜存栏和猪存栏分别比1957年下降10.8%和34.3%;猪牛羊肉类产量和禽蛋产量分别比1957年下降31.1%和46.0%;畜牧业产值比1957年下降33.3%,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降为8.1%,下降3.3个百分点。经过三年调整,到1965年,全省畜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大牲畜年末存栏205.0万头,比1957年增长0.6%;生猪和羊存栏分别达到了338.7万头和846.1万只,分别比1957年增长77.5%和35.0%;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7.3万吨,比1957年增长1.4倍;禽蛋产量达到2.0万吨,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畜牧业产值达到22261万元,比1957年增长46.9%,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为12.8%,创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在这一时期内,畜牧业生产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大面积推行了细毛羊、半细毛羊和良种生猪养殖,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开始有所转变。

    (三)波动徘徊阶段(1966年-1978年)

    这一阶段正是"文革"时期,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进一步得到强化,广大农村普遍建立了集体所有制的畜牧场,而允许社员户饲养的小家畜家禽,大都作为个体经济的残余而被加以限制。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难以调动广大社员的养畜积极性,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波动徘徊的局面。1978年,全省大牲畜存栏数为223.6万头,仅比1965年增长9.1%;猪、羊存栏数尽管达到了578.5万头和872.0万只,分别比1965年增长70.8%和3.1%,但在其生产发展中只追求数量、不讲质量,致使出栏率大幅度下降,1978年猪、羊出栏率仅为40.2%和10.7%;这一时期内,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牲畜,主要是牛的使用价值开始由役用为主,向乳用、肉用或者乳、肉、役兼用的方向转变,牛肉产量大幅度增长,全省肉类产量达到15.4万吨,比1965年增长1.1倍;禽蛋产量达到3.9万吨,比1965年增长95.0%;畜牧业产值32934万元,比1965年下降3.9%,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降为11.4%,降低1.4个百分点。这一时期由于优良肉牛、奶牛品种和冷冻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也推进了畜牧技术现代化的进程。

    (四)稳步发展阶段(1979年-1990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执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在畜牧业所有制方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家庭畜牧业,并实行了畜禽私有私养和集体草山草坡草地承包到户,兴办家庭牧场等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家庭畜牧业,大大调动了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广大农民受商品经济观念和具体政策的影响,养殖畜禽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着重发展瘦肉型生猪、肉牛、奶牛、家禽养殖,有力地推动着传统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改革,饲养结构、养殖品种及产品结构得以快速调整,并且在猪、牛、羊、禽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主要畜禽产品产量亦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饲养结构得调整,到1990年,全省大牲畜存栏增至293.2万头,比1978年增长31.1%。其中牛饲养量增长到179.3万头,比1978年增长65.7%,占大牲畜总数的61.2%,所占比重提高了12.8个百分点,牛饲养量的大幅增长,已由原先的役用为主转向畜产品商品生产。随着优质、高产、高效的猪、羊、禽等优良品种得以快速推广,畜禽产品结构得以快速调整。生猪养殖突出了瘦肉型、生产周期短的优良品种推广,1990年虽然生猪存栏比1978年缩减一半,但是猪肉产量达到了22.5万吨,比1978年的肉类总产量还要多出46.1%;羊的养殖突出了向出栏率高的良种肉羊和出绒率高的优质产毛羊的转变,到1990年,羊存栏量略减至709.6万只,但羊肉、羊毛、羊绒产量却比1978年有了大幅增长;家禽饲养突出了向饲养周期短、报酬率高的优种蛋鸡与肉鸡的更新,到1990年,全省禽蛋产量增至15.9万吨,比1978年增长3.1倍;与1978年相比,肉类总产量由15.4万吨增长到1990年的31.9万吨,增长1.1倍。畜牧业产值达到276170万元,比1978年增长1.7倍,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2.1%,提升了10.7个百分点。

    (五)持续发展阶段(1991年-1996年)

    1991年山西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省政府于1992年2月发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若干问题的决定》;1994年召开了第二次全省畜牧工作会议,会后又发出了《关于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决定》和《意见》为山西畜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发展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加上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山西在促进畜牧业发展中进行了认真部署和大胆探索:一是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改革开放精神,在农村推行了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调动了广大农户饲养畜禽的主动性。二是放开、搞活了畜产品购销市场,允许多渠道集市贸易,刺激了各方面发展畜牧业的热情。三是加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市场行情一直看好,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四是狠抓了草地畜牧业开发和商品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推行和发展规模经营,发展贸工牧一体化经营体系,推进了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1996年大牲畜存栏为285.5万头,其中牛存栏达到201.0万头,比1990年增长12.1%,占大牲畜总数的70.4%,所占比重提高了9.2个百分点;猪、羊存栏达到429.8万头和905.3万只,分别比1990年增长18.4%和27.6%;家禽存栏4343.4万只,比1990年增长6.0%。随着肉牛、肉羊、瘦肉型生猪以及奶业等基地县的建设,全省肉、蛋、奶产量均呈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6年,全省肉类总产量50.0万吨,比1990年增长57.1%,年均递增7.8%;禽蛋产量30.4万吨,比1990年增长90.9%,年均递增11.4%;奶类产量27.9万吨、牛奶产量25.5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长55.3%和59.4%,年均递增7.6%和8.1%。畜牧业产值达到772257万元,比1990年增长59.2%,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至23.0%。

    (六)科学发展阶段(1997年-2008年)

    1997年以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山西畜牧业从以数量增长为主逐步转向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和增加效益为主的全面科学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山西仅仅围绕畜牧业发展目标,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健康养殖、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发展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等几方面全面推进畜牧业生产,加大对畜牧业生产的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奶牛、生猪、肉鸡等优势产业,加强畜禽良种基地建设,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畜禽产品产出,使全省畜牧业不仅在总量上迅速增长,质量上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并且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继续提高。同时,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饲料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也逐步增大。2008年,畜牧业产值达1853677万元,比1996年增长2.3倍,年均递增10.6%,已占到全省农业总产值的31.1%,比重上升8.1个百分点;猪、牛、羊的出栏量分别达到584.7万头、30.2万头和366.3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63.0万吨,禽蛋产量达到61.6万吨,分别增长26.1%和102.6%,年均递增1.9%和6.1%。

    二.畜牧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畜牧业在生产和供给能力提升、生产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并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一)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畜牧业生产取得的最显著成就是其发展速度和供给能力的大幅度提高。2008年全省肉猪、肉牛、羊、家禽出栏率分别达到138.5%、27.2%、49.2%和88.9%,分别比1978年提高98.3、25.8、38.5和81.9个百分点。在畜禽出栏率普遍提高的同时,胴体重也有较大幅度增加,全省肉猪、肉牛、羊、家禽的胴体重分别由1978年42.5公斤、59.9公斤、10公斤和1公斤提高到2008年的77.7公斤、140公斤、13.8公斤和1.25公斤,增幅分别达82.8%、133.7%、38.0%和25.0%。在全省畜禽存栏大幅增长的前提下,出栏率的提高和胴体重的增加,直接促进了主要畜禽出栏量和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提升。2008年全省猪、牛、羊、家禽出栏量分别达到584.7万头、30.2万头、366.3万只和5845.5万只,猪、牛、羊出栏量分别比1983年增长1.3倍、10.3倍和93.5%,家禽出栏量比1991年增长2.7倍;猪牛羊肉产量54.7万吨,比1949年的1.4万吨增长38.1倍,年均递增6.4%;禽蛋产量61.6万吨,比1949年增长900余倍,年均递增12.3%。畜牧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带动了畜产品供给能力的增强,2008年全省人均肉、蛋、牛奶供应量分别达到18.5公斤、18.1公斤和20.0公斤,比1978年分别增长1.9倍、10.3倍和32.3倍。畜产品供应从建国之初的极度缺乏,发展成今天肉、蛋、奶以及各种制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的局面,极大丰富了全省人民的菜篮子,为全省人民营养膳食结构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生产结构趋优调整,主要畜禽品种协调发展

    山西畜牧业发展在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的趋优调整,畜牧业生产已由过去的役用、肉用为主转变为以生猪为主,牛、羊、禽、蛋、奶协调发展的格局。2008年全省牛存栏发展到93.8万头,占大牲畜存栏的比重由1978年的48.4%调整到60%以上。生猪出栏量达到452.2万头,猪肉产量达45.4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65.0%和2.9倍,虽然猪肉产量大幅增长,但是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却比1980年下调了21.4个百分点,同时,牛肉产量比重由1980年的0.9%上升为6.7%;羊肉产量比重由1980年的5.7%上升为8.1%。禽蛋和牛奶产量快速增长,改变了畜牧业生产中肉类比重过大、禽蛋和牛奶比重过小的不合理状况,丰富了动物食品的来源,优化了畜禽产品的供应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禽蛋产量年均增长9.6%,牛奶产量年均增长13.6%,分别比猪牛羊肉总产量年均增长高出3.2和7.2个百分点。伴随着优质牛、羊、禽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全省猪、牛、羊、禽的良种覆盖率已经分别达到60%、35%、30%和70%,比1997年提高7-10个百分点。

    (三)生产方式科学转变,饲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对畜禽产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在市场的引导和畜牧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山西畜牧业迅速由家庭散养向规模化发展,千家万户分散养殖的模式开始向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转变,全省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快,实现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由院到园"、养殖规模"由百到千"、经营方式"由散到整"、养殖户收入"由千到万"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近几年来,山西以建设现代畜牧业为目标,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畜禽饲养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末,全省畜禽规模养殖户达到1116户,非农户生产经营单位达1185个,分别比2007年增长44.7%和54.2%。其中生猪存栏量在34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共有542户,比2007年增长73.0%,生猪存栏在100头以上的非农户生产经营单位共有514个,比2007年增长80.9%;牛存栏达到50头以上的非农户单位共有270个,比2007年增长19.5%;羊存栏达到500只以上的规模户共有113户,比2007年增长63.8%;家禽存栏达到10000只以上的养殖规模户共有401户,比2007年增长38.3%。全省生猪存栏为452.2万头,其中规模户和非农户生产单位存栏占生猪存栏的22.8%以上。

    (四)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建国60年来,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畜牧业逐步发展成为山西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较大贡献。2008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到1853677万元,比1949年的7496万元增长55.4倍;同时畜牧业产值已经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1.1%,比1949年的9.1%上升22个百分点。畜牧业已经从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中最具市场化特征和最具活力的产业,更多的农民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投身畜牧业,在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199.9元,比1998年的140.3元增长42.5%,年均递增4.3%,其占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为10.1%。畜牧业收入在农林牧渔业中仅次于种植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三.推动山西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畜牧业生产能够稳定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科学养殖技术的进步,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化需求的扩大以及规模化养殖方式的发展,刺激和推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建国60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为了推动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山西各级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而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针对新时期畜牧业生产的特点,进一步加大了对畜牧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一是通过加大对畜牧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建立对畜牧业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和工业反哺畜牧业的长效机制,使规模化养殖小区获得了水、电、路、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进一步改善了畜牧业生产条件。二是通过加大对畜牧业生产的税收和用地支持,认真清理了畜禽养殖和屠宰加工环节等不合理税费,继续实行对饲料产品的优惠税收政策,从而减轻了养殖农户的负担,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通过加大对畜牧业的金融支持,逐步建立了畜牧业风险防范机制以及保险与补贴相结合的制度,积极鼓励养殖户(场)对能繁母猪、奶牛等养殖进行投保,2008年底全省能繁母猪的投保率达到53.9%,从而进一步保障了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二)科学养殖技术的进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中,山西将推广优良品种繁育技术和科学饲养技术、加强疫病防控能力建设作为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近年来,山西以实施科技入户为目的,在26个县开展了奶牛和肉牛良种补贴,在全省设立了11个草畜平衡试点县,开展青绿饲料均衡供应、营养平衡和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推广了猪、鸡集约化生产、高产奶牛繁育和规范化饲养、优质牛羊肉生产、动物防疫卫生、全株玉米青贮及秸秆利用等一大批适用技术。全省推广三元杂优猪200万头,改良肉牛40万头、奶牛20万头、肉羊160万只、绒山羊100万只。在右玉和岢岚实施的具有山西品牌的肉羊和绒山羊选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全省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323.3万吨,其中青贮198.2万吨,种植专用青贮玉米62.5万亩。在2个大型奶牛养殖场、150个畜禽养殖小区配套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开展了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工作。去年全省共培训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养殖场技术人员、农民养殖户100万人次,为促进畜牧业先进技术推广、增加畜牧业科技含量、加快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市场消费需求的迅速扩大,刺激和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山西以畜禽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食品消费量大幅增长,对畜禽产品品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消费需求形成的强劲拉力,客观上起到了刺激肉、蛋、奶等畜禽产品快速发展的作用。进入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流动人口、餐饮业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畜禽产品已成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量也逐年递增,1985年,山西城乡居民人均肉蛋消费量分别只有16.6公斤和6.4公斤,到2008年,城乡居民的肉蛋类消费数量已分别达到30.7公斤和17.3公斤,分别比1985年增长85.1%和168.7%,年均递增3.7%和7.3%。畜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客观上推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四)规模养殖和龙头企业的壮大,加速了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规模化养殖逐步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主体。山西各级政府按照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规模养殖正在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主力军,同时规模化养殖和龙头企业的壮大亦加速了畜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晋城市从2004年起,拿出近2000万元资金用于养殖小区建设,目前已发展各类高标准养殖小区200个,规模养殖总量和畜产品产量超过全市总量的50%。沁水县从2005年开始,已建设场村分离、人畜分离的养羊小区近100个,养羊达到近10万只。晋中市是山西发展规模养殖最早的地区,现在全市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了60%以上。另外,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上,通过外引内联等多种方式,在政策上、技术上、资金上积极扶持畜产品、饲料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从而增强了对畜牧业的带动能力。目前,全省畜禽加工企业达到620家,年加工能力达到48万吨;奶产品加工企业6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2007年高平市引进江苏雨润集团投资2亿元,建设生猪屠宰加工线一条,年可屠宰生猪200万头,成为山西最大的生猪屠宰龙头企业。应县与广东雅士利乳品集团合作,将建成年鲜奶加工能力48万吨的乳品加工企业,可带动7万头奶牛的发展。近几年来,各地积极扶持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流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有效地提高了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对畜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纵观山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但也存在着一些棘手的问题困扰和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畜牧业生产面临着强有力的挑战:一是禽流感、猪蓝耳病、口蹄疫等动物疫病交替出现,对全省畜牧业发展影响巨大;二是生猪价格的频繁波动对生猪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严重影响;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任重道远。针对当前山西畜牧业生产的实际,围绕建设现代畜牧业的目标,应当在突出抓好规模养殖推进、龙头企业培育、服务体系建设、质量安全保障上狠下功夫,不断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保持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关文章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507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corporation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