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故事


重庆天友自上个世纪30年代初便开始乳品生产,经过一个世纪发展,已成为西南地区的龙头乳企。随着山城人民喝奶意识地不断提高,奶制品消费市场地不断扩大,优质鲜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强劲,大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龙头乳企的重庆天友迫切需要建立自由可控的规模牧场。

  素有“小峨眉”之称的缙云山,自古是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冬赏雪的最佳去处。2005年,200多头来自澳洲的奶牛也“慕名”越洋安家于此,在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享受着优越的环境,安心产奶。除了引进的澳牛之外,牧场还从北京三元绿荷引进100多头良种荷斯坦牛,这些奶牛从遗传基因上为牧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牛场人物

江亚辉  “5+2”与“白+黑”生活

职位 天友牧管科科长  牛龄15年  属相 羊  毕业院校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

专业畜牧  业余爱好打篮球、羽毛球

愿 望 希望3年之内,天友5个下属牧场中,至少保证一个牛场的成母牛平均单产突破8吨!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天友牧管科带领着各牧场将单产一点点提上来!

养牛感悟  我这辈子基本上就跟养牛死死套牢了,过着“5+2”和“白+黑”的生活,自己天天都献给了奶牛。养牛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往往也对家庭顾及不周,儿子小时候经常对着窗外哭,想爸爸回家,现在长大了对我也不怎么亲切,对奶牛关爱太多势必亏欠家人太大!我希望把天友的单产水平提上来,在西南养牛也创造点奇迹和神话,我坚信再经过2-3年的努力,天友牧场的单产水平将达到一个新高度。我今年向领导表的决心:按照牧管科的操作方法,牛场单产还不能提高,我愿意辞掉科长一职,亲自到牧场养牛!

廖成秋 牧草和奶牛热应激制约发展

职位 场长 牛龄20 属相虎 毕业院校西南农大 专业畜牧兽医 业余爱好唱歌、打牌、打篮球、乒乓球

在牛场最快乐的事奶产量一天天上涨;病牛经过治疗又可以健康产奶!

愿望把奶牛养得更好,通过选种选育,培养出更精更强壮的核心牛群;奶牛的体况、体型和乳房结构长得更漂亮!

养牛感悟  西南地区养牛的粗饲料成本太高,缺乏好的牧草,只能从东北或者国外进,另外就是夏天的热应激,如果这两方面能够再改进提升,那么奶牛将养得更好!

天友第一个自有规模牧场

  天友第一个自有牧场澳牛也“慕名”扎根山城

  2005年,天友北碚牧场正式投产,落户重庆北碚区,紧邻缙云山:一方面空气和环境比较好,离主城区近,而且牧草资源丰富,有青贮玉米供应;另一方面,当时北碚区有优惠政策,解决了交通问题,而且建设示范牧场解决了周边农民的就业问题。

  素有“小峨眉”之称的缙云山,毗邻嘉陵江小三峡,气候温和,树木葱郁,自古是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冬赏雪的最佳去处,这宜人的自然风光一直吸引着各方游客。缙云山具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24.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1℃,极端最高温可达37℃。2005年,200多头来自澳洲的奶牛也“慕名”越洋安家于此,在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享受着优越的环境,安心产奶。除了引进的澳牛之外,牧场还从北京三元绿荷引进100多头良种荷斯坦牛,这些奶牛从遗传基因上为牧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成立专业的牧场管理部门—牧管科,统一制定养牛策略

  2009年7月,天友纵横牧业(前身为天友奶源分公司)成立,并设立了牧管科。牧管科共设置四条线:繁殖、畜牧(包括营养)、保健、统计,要求各牧场的所有岗位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和工作标准化。江亚辉科长介绍到,“牧场接下来的发展,我们打算分三步走:首先是做好日粮调整,实现当期效率,虽说养牛是个长期投入,但是短期内还是得让领导看到取得的成效,才能给予更大的支持。其次是抓好繁殖,同期发情做好后,效率自然就好起来,现在年平均繁殖率50%-60%。最后是做好牛群保健,奶牛疾病重在预防而非治疗,兽医的工作重心不是等奶牛生病后才去治病,而是应该做好牛群的疾病防控。让奶牛吃好很关键,饲料的精细化使用、TMR的监测和使用分析,还有实验室的检验可以让日粮配方更加精确。牛场中所有的技术环节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全部联系在一起。”


  因地制宜建立重庆式养牛标准

  “若把养牛比做打仗,那么牧管科就是司令部,处于一线的各个牧场必须严格执行司令部下达的命令!”江科长谈到。牧管科统一制定养牛标准,各个牧场严格执行,例如淘汰牛鉴定要求和管理办法、100天保健规程、一线数据的整理、分析和上报等等,从保健、繁殖、营养到人员管理,革新和建设新的操作规程和运作体制。“奶牛养殖技术如今已经非常成熟,我们也因地制宜,形成了一套适合重庆养牛的技术标准,但是很多员工、难以接受新思路和新方法,明年我们还会加大管理力度,不单是牛群,更是员工!严格执行绩效考核,不达标的,那么场长或者技术员就得降职或者建议离开牧场,做得好的,给予升迁和较高的绩效奖金。”

  天友牧管科成立两年以来,与各个“顽固势力”的“打斗”很激烈,使延续多年的传统养牛观念逐步得以转变。牧管科加大与各个牧场的交流沟通,每一次开会只讨论分析一个问题,然后逐一击破重重障碍。北碚牧场在牧管科的统一领导下,奶牛单产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炎炎夏季,经过不懈地抗击热应激,夏季单产能够稳在6吨左右,但是过去才4.5吨。同时,牧场的管理效率也得到大大提高,过去一人负责8.5头奶牛,现在提高到12头牛。


  加强牛群护理保证高产牛建立核心牛群

  建立核心牛群是天友牧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西南地区单产低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高产牛的护理不到位从而导致淘汰,结果全是低产牛活下来了。即使采用进口冻精,但是参与配种的都是中低产牛,公牛很优秀但母体不行,优秀的生产性能难以凸显。”江科长分析着低产原因。保护好核心牛群和优良基因,当务之急便是做好牛群保健。牧管科还对各个牧场的保健工作下了硬性绩效考核指标,并且制定了各个护理环节的操作规程。“北碚牧场的牛群遗传性能基础比较好,进口澳牛和来自三元绿荷的良种奶牛,再结合优质冻精,加强牛群保健工作,建立起核心牛群就很容易了!”江科长谈到,“值得注意的是,保证牛群健康很重要,绝对不能为了扩大牛群规模而盲目进牛,势必对核心牛群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让员工明白“养牛是为自己打工而非企业”

  廖成秋场长认为要想搞好牧场,加强人员管理和提升员工素质很关键。北碚牧场的主管们经常和员工沟通,大家一起讨论牛场为何不挣钱、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牛场负责人带着员工一起分析究竟哪些环节没做好从而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树立了工人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他们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中多和员工探讨,多跟他们讲道理,尊重员工,让他们明白这是在为自己工作而非给企业打工或者给牛场帮忙,因为工作干好了才有这份收入。既然选择了养牛就好好干,业务技能也熟悉,换个行业未必能适应或者做得要好!”廖场长分享着自己的管理经验。

  北碚牧场还为员工营造了较好的工作氛围并且包吃包住。牛场工人基本上都是重庆本地人,有些家住附近,有些住在场里。重庆人注重饮食,每天牧场都是三菜一汤(必配一个肉菜),而且花样繁多。“让兄弟姐们吃饱喝足,他们才能安心工作嘛!”廖场长笑道。

牛场风光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908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Template_ncgs